聚焦质量提升 赋能产业发展——
我院质量智库中心赋能柘荣太子参产业升级发展成效明显
作为“中国太子参之乡”,柘荣县太子参产销量占全国50%以上,是当地乡村全面振兴的支柱产业。为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质量根基,我院质量智库中心在2025年“质量月”期间联合柘荣县市场监督管理局,通过政策宣导、技术指导、问题整改等一系列定制化举措,全面助力太子参种植、生产、销售各环节质量管控能力提升,取得明显成效。
筑牢种植根基,严把质量“第一关口”
种植端是太子参品质的源头,质量智库中心针对种植户技术不规范、产量差异大等痛点精准发力。一方面,技术专家深入田间地头,开展 GAP(良好农业规范)种植标准宣导,并同步解读简易大棚搭建政策补贴与专项金融贷款政策,既降低农户初期投入成本,又引导其转向标准化种植;另一方面,针对不同种植户亩产量差距问题,组织针对性技术交流活动,分享科学种植经验,助力农户提升产量与品质。
聚焦生产提质,激活企业发展内生力
围绕生产环节质量管控升级,质量智库中心走进海诚药业、天人药业等链主企业,开展“一企一策”专项赋能。在人员能力提升上,组织企业质量负责人及质量安全员开展专项线上培训,强化关键岗位人员质量意识与管理能力;在管理模式优化上,推动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,实现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双提升;在合规认证推进上,助力企业开展 GAP 认证问题整改,提供全流程指导,保障企业顺利通过认证;在难点问题解决上,针对企业提出的团体标准建设、产品标签标识等28项具体问题逐一解答,扫清合规障碍。同时,质量智库中心还参与修订《柘荣县太子参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赋能工作实施方案》,从金融政策保障等维度进一步推动完善产业发展支撑体系。
破解销售瓶颈,助力企业打通内外贸链路
针对因质量与品牌问题对销售造成的不良影响,质量智库中心联合销售企业开展专项排查与整改,守护品牌声誉。在包装规范上,现场指导企业纠正三大问题:一是包装袋单独使用繁体字的问题,二是未申请地理标志却违规使用的侵权行为,三是农产品违规宣传保健、医疗功效的问题。
同时,为打通外贸通道,助力太子参“出海”,质量智库中心精准破解本地企业对GACP(药用植物种植和采集质量管理规范)国际认证认知不足、信息获取渠道有限的痛点,主动搭建资源对接桥梁。一是联系已取得GACP认证的北京同仁堂,借鉴成熟认证经验;二是联动国际认证机构,为企业开展专项答疑与认证要求标准精准推送,帮助企业吃透外贸合规要求,突破国际市场资质壁垒,为柘荣太子参进入海外高端市场、抢占先机奠定关键基础。
“质量月”期间,质量智库中心通过全产业链精准帮扶,不仅解决了柘荣太子参种植、生产、销售各环节的多项痛点,更推动链上企业合规意识与质量管控能力全面提升。下一步,质量智库中心将持续深化质量赋能工作,常态化开展食品药品知识培训、有机认证指导、GAP 种植技术交流等活动,并联合链主企业搭建“种植-加工-流通-销售”的全流程质量协同机制,在助力柘荣太子参夯实国内市场根基的同时,又稳步拓宽国际市场赛道,让“柘荣太子参”品牌闪耀国内外市场,为乡村全面振兴战略落地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上一篇:我院智慧信息中心获CQC“灯串和灯带”产品检测资质..
下一篇:没有更多了